SJT 10466.21-1995 人员培训和资格评定指南

ID

DAE77D77C2534936B5B59C88897EB584

文件大小(MB)

0.1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09-6-11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吕i,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0466.21一1995,人员培训和资格评定指南,Guidelin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and,qu al ifi ca ti on evaluation,1995-08-18发布199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人员培训和资格评定指南,Guidelin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and,qu al ifi ca ti on e valuation,SJ/T 10466.21-1995,本标准所描述的内容是GB/T 19004-IS09004中相应要素的展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行业中企(事)业单位对人员培训和资格评定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单位,也适用于电子产品的协作加工和服务单位,2 引用标准,GB/T 6583-IS08402,GB/T 19004,质量一术语,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一指南,术语,本标准采用GB/T 6583-ISO 8402中的术语,人员培训,4.1 概述,人 是 管 理的主体,人员素质对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全员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劳动技能,是搞好质量工作的根本,4.2 目的,人 员 培 训的目的是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激发质量责任感,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学会在本职工作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4.3 一般要求,4.3.1培训工作应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从各项工作,实际出发,常抓不懈,4.3.2 领导必须重视人员培训工作,并带头接受质量管理培训,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改进意,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4.3.3 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要特别重视上岗前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所在岗位的全,部技术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运用,4.4 培训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5-08-18批准1996-01-01实施,一 1 一,SJ/T 10466.21一1995,4.4.1 培训计划要明确培训目标、对象、内容、方法、进度及考核要求,4.4.2 培训计划应在资金、设施、教材、师资、进度等方面逐项落实,4.4.3 培训计划要突出质量法规、规章和质量意识教育、重视职工上岗和转岗前的培训,4.5 培训对象和内容,对 领 导 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检验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分层培训,4.5.1 对领导干部主要培训质量意识、质量体系理论、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准则,重 点 培 训内容:,a. 质 量意识,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质量法律、法规、政策和其他有关文件;,b. GB /T 19000-ISO 9000系列标准;,c. 质 量 体系原理和原则、质量方针、质量体系和质量体系的审核及评审;,d. 国 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经验、技术和方法等,4.5,2 对设计、采购、工艺、生产、包装、物资保管、营销等人员主要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重 点培 训 内容:,a. 质 量意识,有关质量法律、法规、政策和其他有关文件;,b. GB /T 19000-ISO 9000系列标准;,c. 质 量管理应用的统计方法;,d. 质 量成本的理论和方法;,e. 可 靠性技术,安全技术,4.5.3 对所有检验、试验人员和操作工人,应全面进行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培训,重 点 培 训内容:,二 质 量意识,有关质量法律、法规、政策和其他有关文件;,b. 所 在 岗位有关的标准和技术文件;,c. 质 量管理基本知识;,d. 质 量 检验和试验技术;,e. 质 量控制点基本知识;,f. 质 量管理小组基本知识;,9. 安 全生产知识;,h. 所 在 岗位的质量责任;,i. 仪 器 、设备操作;,j. 基 本 的统计技术;,k. 过 程控制方法;,1. 其 他,4.6 培训方法,4.6.1 课堂培训,采 用 课 堂讲授、听录音、看录像等方法,根据需要,系统地培训具有共性的理论知识、现代,技术等,4.6.2 自学为主兼以辅导,指 定 自 觉教材、布置自觉内容并提出要求,规定学时及考核试题,在学习中兼以辅导,4.6.3 现场实习,一 2 一,SJ/T 10466.21一1995,采 用 现 场示范,实习、参观、访问、经验介绍等方法,以提高实践技能,4.6.4 进修和脱产培训,为 提 高 某种专业技能和知识,可送有关人员进修深造和集中一段时间脱产学习,4.6.5 其他方法,根 据 企 业实际情况所采用的有关方法,4.7 培训教材,a. 国 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质量和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其* -i关文件;,b. G B /T 19000-ISO 9000系列标准;,c. 本 行业有关培训教材;,d. 企 (事)业单位自编培训教材;,e. 其 他,5 资格考核和评定,5.1 为了保证企(事)业单位各类人员能按照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在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还需对他们的资格进行考核和评定,5.2 资格考核的一般要求,5.2.1 应制订计划、确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期限及评定标准。应对资格证书的管理与考核后不,合格人员的管理做出规定,5.2.2 对新上岗或离任复岗和调换工作岗位的人员所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5.2.3 应对各类人员的安全知识进行考核,5.3 考核期限和评定,除上 级 对企(事)业单位检测人员等规定的考核期限和评定标准外,企(事)业单位还应明,确规定其他人员的考……

……